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8日电 题:守护和美共生的家园——新疆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蹲点观察
(资料图片)
新华社记者刘红霞、潘莹、张啸诚
盛夏,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,荒漠低丘间,普氏野马悠闲踱步。
几公里外,巡护员阿达比亚特一脚踩在皮卡车侧缘,手握望远镜,对做记录的同伴念道:“(一共)18匹马,1匹成年雄性,8匹成年雌性,6只亚成体,3只幼体……”说罢,他跳下皮卡:“走吧,它们都挺好的,我们别再靠近了。”
他们巡护的区域,叫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,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普氏野马的主要原生地。除了比大熊猫还稀少的普氏野马,这里还生活着蒙古野驴、鹅喉羚、盘羊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,分布着梭梭、沙拐枣等荒漠物种,并拥有大面积雅丹地貌,是全球温带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。
国家林草局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《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》,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(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),卡拉麦里名列其中。
从保护野生动物到创建国家公园,这片土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记者近日来到卡拉麦里,观察生态文明建设、推动绿色发展在新疆的生动实践。
红外相机里的惊喜:野生动物愈发“野生”
见到李佳时,他正为从野外回收的红外相机储存卡不够大而懊恼。
“真后悔卡买小了,没想到能拍到这么多野生动物。”来自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的李佳说是“后悔”,言语中更多是惊喜。“你看,这是一处水源点拍到的,一群蒙古野驴悠闲喝水,有五六十头,更意外的是,这次还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、‘鸟中大熊猫’黑鹳!”
42岁的卡拉麦里保护区乔木西拜保护站巡护员阿达比亚特,与普氏野马打了20多年交道,他早已熟悉野马家族的活动区域,练就了“闻声识野马”的本领。
这是5月16日拍摄的一群普氏野马在荒原上奔跑。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
“它们跑来了!”正午艳阳高照,巡护车突然在一处高丘旁停下。记者靠望远镜验证了他的神奇听觉,几匹普氏野马正在远处山丘背后隐现,向附近一处饮水点奔跑。
“现在是产驹季,小马驹可能在吃奶,也可能身体很弱,巡护中我们会注意尽可能不惊扰它们。”阿达比亚特说,这几年,随着生存环境持续向好,普氏野马数量增多,“野”性也在增强。“原来到了冬天,野马群时不时来找我们‘求助’,现在越来越少了。”
他补充道:“不过我们很高兴,野马不需要我们了,才是真正的野马。”
这是5月16日拍摄的一群普氏野马。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
普氏野马一度在卡拉麦里消失。1985年起,我国从海外陆续引回普氏野马进行繁育,2001年首次在卡拉麦里保护区进行野放,普氏野马重回“故乡”。
去年,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申请获批复,区域涵盖卡拉麦里保护区、新疆奇台硅化木-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及新疆奇台硅化木国家沙漠公园等,面积约1.47万平方公里。
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驾车巡护(5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
采访中,记者与多路科研工作者不期而遇。刚下过阵雨的灰褐色大地,展露五彩缤纷的妩媚容颜。“看,矮大黄、阿尔泰牡丹草、假狼紫草……这些短命植物长势良好,虽然它们生命很短,但给野生动物提供了支持。”新疆林业科学院博士张浩兴奋地把脸贴向地面观察。今年以来,他在卡拉麦里统计的短命植物近80种,这些基础研究将为完善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相关本底调查提供支撑。
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结果显示,截至2022年底,卡拉麦里保护区普氏野马总数达332匹,蒙古野驴3400余头,鹅喉羚11200余只,植被综合覆盖度由上年的8.2%提高到8.4%。
“天空地”一体:坚决守护卡拉麦里
烈日下,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,紧邻卡拉麦里保护区一处沙土地上,刻有“封井退出”四个红色大字的石碑格外醒目。
指着一个长方形石槽,作业区安全环保办副主任马良告诉记者,这里曾是抽油井,2018年封闭后改造成夏季为野生动物“解渴”的饮水槽。不远处,人工种的一丛丛梭梭已有半人高,浓浓绿意随风飘荡。
卡拉麦里山,哈萨克语里意为黑色的山,域内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富集。成立于1982年的卡拉麦里保护区,进入新世纪后多次违规“瘦身”,面积一度减少约三分之一,经历了一段“黑色时期”。
吸取教训、全面整改。自治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,抓好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修复工作。
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驾车巡护(5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
——退黑还绿。2018年12月,保护区内油田生产退出工作全部完成,284口油井完成永久封堵及地表修复工作。同时,停止保护区内开发建设,9个采矿权全部退出,173个探矿权依法全部注销。富蕴、奇台等县(市)及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,完成地质和植被恢复面积超过1.5万亩。
工作人员在野生动物水源地查看水质(5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
——增加水源地和安全通道。对原有43处野生动物水源地清理扩建同时,新建12处人工水源地,并对使用频繁的部分水源地定期开展人工补水。在保护区南部边界外围建立两条生态廊道。新建53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,其中G216线高速公路建设了新疆首座上跨式野生动物迁徙通道,确保“公路通,铁路通,野生动物也要通”。
——地方立法。2017年7月1日起实施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》,首次单独对自然保护地管理进行立法,明确卡拉麦里保护区法律地位。
——全方位监测管护。人巡必不可少,技巡也尤为重要。站在保护区管理中心的指挥中心大屏前,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伟介绍,目前已建起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,利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、地面重载云台及红外相机等科技手段,做到全域看、随时调,对保护区实现全天候“云守护”,“一句话,就是看着动物管住人。”
巡护员阿达比亚特(左)与同事在卡拉麦里保护区设置检测点(5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刘红霞 摄
“当前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已经完成,并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,也完成设立阶段相关材料的补充完善,进入待批准设立国家公园序列。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李基才说。
建设和美家园: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
某种意义上讲,卡拉麦里保护区侧重于“封闭式保护”,而创建国家公园,则要坚持生态保护、绿色发展、民生改善相统一,更加注重社区原住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,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处之道,可以说是“开放式发展”。
《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》要求,通过特许经营、志愿服务、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形式,吸纳原住居民、社会公众,直接加入到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管理中,共享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福祉。
调研中,记者遇到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的一支技术团队。他们正协助自治区做好卡拉麦里国家公园设立报批相关工作,包括规划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发展。“卡拉麦里保护区管护工作比较扎实,为设立国家公园打下良好基础。”团队负责人宫殷婷说。
这是5月15日拍摄的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水源地。新华社记者 张啸诚 摄
记者了解到,在推进国家公园创建中,卡拉麦里保护区所涉及的富蕴县、青河县、福海县、吉木萨尔县、奇台县、阜康市、准东管委会等地成立共建共管委员会,形成工作合力。
“野生动物生境持续改善,重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负面影响降低和正面影响增强。”保护区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说。阿勒泰地区、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捐赠700吨饲草料作为救助储备草料。
普氏野马在卡拉麦里保护区(5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刘红霞 摄
今年1月,一场伴有大风及持续性降雪的极端天气来袭。阿达比亚特和同伴们焦急不安。这种天气对野生动物,特别是仍需适应野放环境的普氏野马而言,往往是生死考验。监测结果显示,野生动物一切正常。
新疆多名地方干部表示,既要经济高质量发展,也要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,两者并行不悖、相得益彰,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环境。
视频记者:张啸诚、潘莹
海报设计:张铎